为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、放松身心、增强团队凝聚力,公司于11月中旬组织了安徽西递宏村两日游,畅享皖南秋色,领略徽州文化。出行期间,虽有蒙蒙细雨,但丝毫未减弱大家的兴致,反而增添了些许朦胧浪漫和诗情画意,一路青山绵延,一路欢歌笑语。 徽州,地处风景秀丽的黄山脚下,素有“东南邹鲁”之称。此次秋游,大家领略最深的是其原生态的古民居山村中那遗世独立、安详恬静而又婉约细腻的美,还有其尚文尚读、崇仁尚义、贾而好儒和开拓进取的文明之风。
塔川的红叶群是最令人神往的,但可遇而不可求,此次虽未看到层次分明的红叶,却也体味到了舒适自然、悠闲自得的徽州乡村风情。细雨中看塔川,村旁的黄山云雾缭绕,淡淡的红叶随风摇曳,白墙青瓦的民居错落有致,田野里的菜地郁郁葱葱,三五成群的人们在田间悠闲漫步,好一派怡情的原生态田园风光。 西递古民居,被誉为“中国明清徽派建筑博物馆”,连绵起伏的山峦环绕着鳞次栉比的古建筑群,村前的月湖和上百亩良田簇拥着村子,真是“桃花源里人家”。徽派建筑的代表之作——宏村,雕梁画栋,背倚黄山余脉,云环雾绕,恰似一幅幅水墨画,不愧为“中国画里的乡村”。
卢村,一排排的古民居,一条潺潺的小溪,一座座久经风雨的小木桥,鸭子在水里游弋,狗狗在桥上渡步,孩子在水边嬉戏,诗意满满;村中的木雕楼体现了徽派民居的精华,特别是承志堂精湛的“三雕”技术,花鸟虫鱼,栩栩如生,反映出了徽州人民在工艺制作上的最高境界,精雕细刻、精益求精的“工匠精神”被体现得淋漓尽致。一房一景,十步一画,大家驻足、瞻仰、赞叹、沉思…… 徽州自古文风昌盛、教育发达,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;徽州人历来勤奋吃苦,除了建筑上的深邃造诣,在社会、哲学、雕刻、经济等领域都占尽了风流,人才辈出,如詹天佑、朱熹、陶行知、胡雪岩等。从古建筑的楹联上即能看出徽州文化的思想精髓,比如,“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,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”、“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,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”、“快乐每从辛苦得,便宜多自吃亏来”。徽商的诚信为本、勤俭立业、奉献社会等品德也非常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,“财自道生,利缘义取,守城信,不欺诈”、“仁中求利真君子,义中求利大丈夫”等警句楹联言犹在耳。 提到徽州文化,免不了吃的——徽菜,两天里,大家品尝到了徽菜的鲜美。毛豆腐、黄山烧饼更是小吃中的美味!
此次徽州之行,大家全身心放松,不仅欣赏到了美不胜收的自然风光,而且领略了徽州文化的思想和内涵,完美地结束了晥南快乐之旅,并在内心留下了些许震撼和思索。
|